见率骨条。
病证名。指目无赤痛,亦未受风,只因脏气不足而频频泪出之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亦不因风而出不止,本无赤痛。”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介绍】:见卫汛条。
【介绍】:见黄岩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属清法范畴。火乃热之甚,故泻火方药较单纯清热的峻猛。火性炎上,因此泻火应兼具下降或泻下的作用。但火证有虚实之分,实火宜泻热,虚火宜补水。故泻火是针对实热火证的治法,常以清热与泻下药组合,既清其热,又起
【介绍】:见吴楚条。
证名。《诸病源候论·风痒候》:“虚则邪气往来,故肉痒也。”多由卫虚风邪易入,皮肤郁热生风作痒所致。治宜清热疏风、凉血为主,用消风散、胡麻散等方加减。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是由艾火条灼而伤的一种小面积烧伤。即灸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