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思
【介绍】:
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介绍】:
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小儿病的外治方法。出《幼幼集成》。包括疏表法、清里法、解烦法、开闭法、引痰法、暖痰法、纳气法、通脉法和定痛法。分详各条。
指膝部内外两侧的骨隆起,相当于股骨内外上髁部位。《素问骨空论》:“侠膝之骨为连骸。”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为宋宗室后裔,原以儒为业,后得禁方,治病有奇验。
见《福建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正宗》卷三方。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知母、黄柏、大黄(蜜水拌炒)各二钱。水煎,空腹服。治悬痈蕴热结肿,小便涩滞,大便秘结,内热口干,烦渴饮冷,六脉沉实有力者。
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医指掌》卷四。指因七情不舒,劳倦太过,气血两虚所致的发黄。《证治汇补·黄病章》:“虚黄,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怠惰无力,寒热微作,小便浊涩,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固本
仰卧。《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