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广惠司

广惠司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元史·仁宗本纪》载:“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1253~1259年,蒙古族军队占领“波斯”一带后,在城防军中,有许多阿拉伯卫士,他们惯于接受阿拉伯治疗方法,因此,于1270年(至元七年)设立广惠司,聘用阿拉伯医生,配制回回药物。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又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其职能同于广惠司。广惠司和回回药物院的建立,促进了我国与阿拉伯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的交流,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

猜你喜欢

  • 月经愆期

    病名。见《类证普济本事方》。①指经行先后无定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前后为愆期。”②指错过日期的意思,故或认为是指经行后期。

  • 辟雍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 医学韵编

    医史参考读物。2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按古音韵顺序,收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诸说。

  • 汗为心液

    详见汗条。

  • 振胞瘀痛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偶被物撞打而血停滞于睑睥之间,以致胀痛也,缓而失治,则胀入珠内瘀血灌睛。”症见胞睑青紫肿胀疼痛,甚而肿如覆杯,睑重难睁,重者瘀血可渗入另侧胞睑内,使呈青紫色。初伤宜冷敷以

  • 生乳丹

    见《傅青主女科》卷下。即通乳丹,见该条。

  • 东轩居士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医家。注撰《卫济宝书》一卷,为治痈疽等外科疾病方书。

  • 赤面风

    病名。为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科活人定本》:白

  • (眼)大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内眦。详该条。

  • 再逆

    指治疗上再次犯差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