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
病证名。出清·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又名血少不孕。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血伤阴,致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成孕;兼见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宜补血养阴滋肾。方用养精
【介绍】:见络却条。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
即真阴耗损。可由于:①阳气偏亢,内灼阴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②伤津的进一步发展。如温热病后期肝肾的真阴受伤,病人出现低热、手足心灼热、神倦、消瘦、口干舌燥,或见咽痛、耳聋、颧红,
针灸著作。元·王国瑞撰。1卷。刊于1329年。本书托名扁鹊所传。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简称玉龙歌)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介绍了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现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