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
病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舌体稍胖大,色淡而嫩,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介绍】:见韩文海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走马牙疳的另一名称,《普济方》卷六十七:“夫急疳者,其候唇勿变青白,断肿满,脓血俱出,朽烂疼痛。颊边有赤白色,或有黑晕,即须针却恶心,不然烙之。若不早疗,死于旬日,故名急疳也。”②出《婴童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