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疗教学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官阶从七品下。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正直之物呈歪斜状。《审视瑶函》:“此症谓物之正者,而反视为歪斜也。乃内之阴阳偏胜,神光欲散之候,……久而失治,内障成矣。”亦有视斜反为正者,又称视斜反正。参见目妄见、视
见《外科正宗》。为白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臭灵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少火,指正常的阳气;气,指气机,即各种机能。少火有生发气机、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医学正传》卷一:“少火生气
【介绍】:见章迪条。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