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夫产水血俱下,脏腑血燥,津液不足,宿挟虚热者,燥竭则甚,故令渴。”症见口燥,干渴。治宜生津止渴。用加减竹叶汤(人参、麦冬、生地、花粉、炙草、粳米、淡竹叶)。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阿魏丸,见该条。
即龈交。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炯条。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当归身、熟地黄、黄芪、山茱萸、牡丹皮、杜仲各一钱,肉桂、制附子、炙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肉二枚、莲子七个,水煎,食前服。治鹳口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