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

病证名,儿科常见病。小儿不自觉地排尿者为遗尿,睡里自出者谓之尿床,常见于学令儿童。若婴幼儿时期,由于发育尚未健全,排尿的正常习惯还未养成,或因白天嬉戏过度,精神激动,夜间偶有尿床者,则不属病态。《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津液之府,有贮藏排泄小便的功能,又与肾互为表里,若肾气不足,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不能制约水道则致遗尿。治法:膀胱冷者以温经固脬为主,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以益气补肾为主,用《金匮》肾气丸体针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耳针:刺膀胱、交感及脑点。参见尿来条。

猜你喜欢

  • 解毒编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 栝萎煎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栝蒌一个(制熟去仁,以童便一升相合,研绞取汁),酥一两,生甘草末一分,蜜三两。加水慢火煎如稀饧,每服五分,清粥饮调下,日四、五次。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 肾恶燥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阴津受伤,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肾恶燥之说。

  • 紫雪丹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紫雪去黄金,见紫雪条。

  • 厉兑

    经穴名。代号:ST45。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金)穴。位于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形成的趾背动、静脉网。主治面肿,口,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

  • 神采

    诊法术语。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气血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色彩鲜明,目光有神之貌。

  • 楸叶常山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 郎中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 问妇女

    问诊中,针对女性的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妇女患者常规问诊内容。

  • 赤水玄珠全集

    见赤水玄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