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黄芩、炙甘草各二两,人参、桂(去粗皮)各一两,苦参、茯神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去渣,不拘时服。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
即大补黄芪汤,见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釜脐墨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气逆证中,肝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语,语言,特指语言失常。《素问直解》注:“语,多言也。”肝藏魂,肝气逆乱则多言或言语纷乱,失于常度。临床多见于肝气郁结患者,郁者本沉默寡言,唯郁之
病名。即瘰疬迅即发生红肿者。《疬科全书》:“亦有骤然红肿,非色欲所致,即餐膳不谨,此无定名,随症皆可致此。”宜豁痰散结,服消肿汤。
【介绍】:见喻昌条。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肺气不足。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治疗可用补脾益
证名。即怕冷。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
病证名。假孕症型之一。由平素火盛多痰,适值经行胞净,痰浊乘虚入子宫,与血相结,以致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痰,则腹胀自消。方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合芎归汤。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