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推拿秘旨

小儿推拿秘旨

推拿专著,又名《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原书2卷(后人又有将下卷再析为2卷),明·龚云林撰,姚国祯补辑,刊于1604年。作者在总结前人有关小儿推拿疗法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经验心得编成本书。是现有记述小儿推拿疗法较早的一种著作。卷上首叙蒸变、惊风、诸疳、吐泻四病,其次为儿科诊法推拿手法穴位及图,其他外治法;卷下分别将多种儿科疾病编成歌诀,并介绍其药物处方治疗。195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校订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素问亡篇

    见素问遗篇条。

  • 铺地凉伞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 黄肿

    出《丹溪心法》。即钩虫病。详该条。

  • 芸薹散

    ①《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芸薹子、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加生姜七片、童便少许,水酒煎服。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引《产乳》方。芸薹子(隔纸炒)、当归、桂心、赤芍药各等分。为细

  • 上髎

    经穴名。代号BL3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在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下

  • 阳陵泉

    经穴名。代号GB34。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并有膝下外侧动、静脉通过。主治胁肋痛,口苦,呕吐,黄

  • 左牡蛎

    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 紫藤香

    见《卫济宝书》。为降香之别名,详该条。

  • 顀尾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 心俞

    经穴名。代号BL15。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