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汉代医生兼养生家。号青牛道士。陇西(今甘肃陇西)人。善用中药及针灸。
产科著作。4卷。清·许廷哲撰。刊于1806年。作者汇集前贤产科医论,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全书以胎产、保婴为重点内容。卷一介绍流产的防护及妊娠诸疾的证治;卷二分述临产忌宜及产程诸变的救治;卷三为产后诸种
病证名。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圣济总录》第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
病名。癖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癖气》。《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聚于两胁间,有时而痛是也。以其僻在肋下,故名癖气。”详癖条。
书名。4卷。清·郑奋扬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著。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
病证名。①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
【介绍】:见徐复条。
病证名。指自觉腹中窄狭,饮食难进的病症。《丹溪心法》卷四:“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灌脏腑,不升降,燥饮用苍术,行气用香附。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薰蒸脏腑,宜黄连、苍术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即利尿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