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的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心痛,治宜温经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脐部,多见于婴幼儿。证治见疔疮条。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
证名。指肛门搔痒。《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参见蛲虫病、肛头痒痛等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即烫火伤。详烧伤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即豉饼灸,见该条。
【生卒】:1824~1904【介绍】:晚清医家。字春农,又字继昭。江苏江都人。早年学医,长于外感证,兼精喉证。撰有《疫喉浅论》2卷,附补遗1卷、《会厌论》1卷(1875年刊行)。其治喉之法,主宗陈耕道
解剖部位名。即下颌关节。
见《辽宁主要药材》。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