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妇人绝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门十壮,三报之。穴在横骨当阴上际。”即位于女性耻骨联合下缘,阴唇前联合上缘处。
见《广州植物志》。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张志聪注:“此篇论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各主果、谷、虫、畜、草木、生物数、声、色、味、生长收藏,皆五行政令之常,故曰五常政大论。”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凉药热服、上病下取、下
兽医学著作。14卷。明·杨时乔撰。刊于1594年。本书较系统地整理综括了明代以前有关马和马病的兽医学文献。书中附有马的针灸穴位图及多种疾病图,还有一些论治歌诀。内容丰富,但多采集古说,编排次序较乱,并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书名。1卷。书末有补编2卷,名曰《医谈录》。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内容以论述有关内科杂病证治心得体会为重点。补编则以医论为主,包括有关温热病、舌诊、崩漏及妇女湿温病等内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扬州(今江苏扬州)人。与谭简同为当时眼科名医。
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别名血郄。位于大腿内侧,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主治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症等皮肤疾患。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血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