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胎漏。《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此由冲脉任脉虚,不能约制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详胎漏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症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宜用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所致者,亦属内伤吐
出《备急干金要方》。为楸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介绍】:见郑文诰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栝楼反,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胃气实热。详该条。
《济生方》卷七方。旋覆花、川芎、细辛、人参、炙甘草各五钱,当归、半夏、赤茯苓、干姜、陈皮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妊娠恶阻,心下愤闷,吐逆不食,恶闻食气,头晕,四肢骨节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