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感染等疾患。治宜清热利湿,疏泄肝胆。
【介绍】:见王荫陵条。
见皇汉医药全书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正骨八法之一。出《灵枢·九针》卷一。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适用于骨未断的皮
见《活幼心书》。为独活之处方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即大肠经。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女贞子,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