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
见鬼臾区条。
见鬼臾区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跌扑、负重或其他外伤后血离经脉,流溢停于肢体组织内所致。症状可因瘀血部位,量之多少及时间久暂不同而异。如滞于肌肤则肿痛青紫;郁于营卫则血瘀而生热;积于胸胁则为胀闷;结
见伤寒类证活人书括条。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798~1852年【介绍】: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
①经穴名。代号HT7。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履岩本草》一书。此书为我国最早有彩图的本草专书。
出《闽书》。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病证名。见《喉科金钥》卷上。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参见喉痹有关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