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指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宜用四七汤等方理气降逆。参气喘条②。
即紫金锭,见该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即蛤蟆油,详该条。
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之别名。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血虚生热,而月水不通,此冲任内伤也。宜服人参四物汤(人参、当归、川芎、生地、白芍、知母、麦门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兼地黄丸。”
病位在内的疾病,用内服药消除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
【介绍】: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猥皮,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沈应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