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瘴条。
食疗著作。1卷。明·汪士贤《山居杂志》载此书,题为清漳陈达叟撰。不著时代。所载食品二十种,各系以“赞”,皆粗草具。故曰蔬食。
骨名。又名尻骨、尾底骨、尾脊骨。是骶骨、尾骨的合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九方。柴胡、川芎、大黄、赤芍药、当归、栀子、五灵脂、木通、炒枳实、红花、牛膝、泽兰、苏木、生地黄、黄芩、桃仁。水煎,加老酒、童便调服。治膈下受伤。
①推测疾病预后的纲要。《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不能饮食,表示胃气衰败,生化之源已竭,故死。②脉无胃气,表示正气衰竭,邪气独胜。《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
病名。疟疾的一种。①指疟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劳疟候》:“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症见寒热不止,或发
【介绍】:①清初医家。字生洲。江苏吴县人。受业于名医李中梓,曾遍访名家求教,得针灸等传授,并曾任职于太医院三年,后归里与同学蒋仲芳施济针药,求治者甚多。撰有《食治秘方》(1665年)、《勿药须知》(1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1卷,已佚。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4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