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肩部因受压或磨擦而生疮疡者。用五倍子烧灰存性,加黄丹(用水飞过)醋调敷之。参见痈、疽条。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因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故称。
表里同病的寒证。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肾阳虚,又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又伴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
上骱手法之一。应用于下颌关节脱臼的整复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本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即玉龙鞭,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病名。为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科活人定本》:白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肾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与权。金华(今属浙江)人。讲理学,精医术,明太祖初入金华,召儒医而得王立,与之语,大喜。王氏进言曰:“惟愿号令军不扰攘,市不易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