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口
即唇。详该条。
即唇。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系指冬时耳冻疮。《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夫冻耳者,由肌肉虚软之人,冬时触冒于寒,为风冷所折,则令耳赤痒痛,或即成疮。因其风寒所伤,故谓之冻耳也。”
见《疡科纲要》。高突于疮口之肉芽,影响脓毒排泄。可用丹药或乌梅肉炭、冰片研匀外敷去之。见疮疡生胬肉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病证名。又名睛光瞎。为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目盲者之俗称。参见青盲、暴盲等条。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病名。癍疮,即痘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详痘疮入眼条。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