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咳嗽

咳嗽

病名。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从咳嗽的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泾溲

    ①泛指小便。《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吴崑注:“泾,水行有常也;溲,溺溲也。”即常行的小便不利。②指大便和小便。《素问经注节解》:“泾,大便也。溲,小便也。”③泾作经。《素问经注节

  • 中脾积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脾中积。详该条。

  • 大钟

    经穴名。代号KI4。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当跟腱内侧缘与跟骨的交角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治咽痛,气喘,咳血

  • 金簿

    出《药性论》。即金箔,详该条。

  • 医辙

    医论著作。日人石鹿中川撰于1830年。内分总论、性质、病毒、病因、诊察、治法、药能、方剂、分量制法、养生、解脏等篇。作者主张为医不袭旧说,颇多新论,如论人之“性质”,谓性有多胆、多血、多脾之别,质有强

  • 鼻毛

    附于鼻粘膜的毫毛,亦称鼻须。具有防止灰尘入侵,保持鼻腔清洁及鼻道通畅的作用。

  • 疳热流注

    病证名。指小儿身患疳疾,潮热生疮,发歇无已的证候。治宜清热消疳,用猪肚黄连丸(《证治准绳》:猪肚,解黄连)。

  • 铁蜈蚣

    见《安徽中草药》。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 鬼箭打

    病名。指遍身筋骨疼痛不已者。《古方汇精·奇急门》:“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扞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亦名箭风痛。详该条。

  • 洪景严

    【介绍】:见洪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