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初生无皮

初生无皮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由于早产的多遍身红嫩光亮,面色发白,四肢不温。属胎元不足者,治宜调补气血,用当归饮(《医宗金鉴》:何首乌、白藓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耆川芎),外用糯米粉扑之。梅毒遗传者,宜清解胎毒,用换肌消毒饮(《医宗金鉴》: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皂刺土茯苓金银花连翘、甘草、白芷苦参、白藓皮、防风灯心),外敷清凉膏(石灰香油)、鹅黄散(黄柏石膏、猪苦胆)。

猜你喜欢

  • 治疫全书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 白石

    出《神农本草经》。为阳起石之别名,详该条。

  • 逆证

    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突然加重而出现的证候。如麻疹病风寒闭束,疹暗淡不透、咳喘鼻煽;或热毒壅滞,谵语烦躁、疹色紫赤;或气虚神乏,疹浅淡稀落难出;或下利不止等均属逆证。出现逆证有各种原因,如正虚邪盛,

  • 扫盆

    见《本草便读》。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 阳盛

    阳热炽盛、偏胜。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正气亦盛。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

  • 经来头痛

    病证名。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 温症癍疹辨证

    书名。1卷。清·许汝楫撰。刊于1888年。本书专论温病癍疹的辨证与治疗,指出:“癍毒发于阳、承于阴;疹毒发于阴、承于阳。”许氏阐析在温病过程中癍、疹的病理和治法各不相同,并介绍了一些自拟的经验效方。末

  • 泮衍

    泮,融合;衍,流溢或蔓延。《灵枢·淫邪发梦》:“愿闻淫邪泮衍奈何?”乃指病邪的积潴和蔓延。

  • 经闭腹大如鼓

    病证名。指经闭后腹部增大如鼓,形似怀孕。其病因较多。《竹林女科证治》:“月经二三月不行,腹大如鼓,人以为有孕。一日崩下,其血内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知,体弱形瘦者不治,若体盛者,急投十全大补汤。”此证相

  • 严西亭

    【介绍】:见洪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