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汪继昌条。
推拿方法。又作括沙。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沾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肩胛、背部或肋间等处,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数次,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常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古称天灸。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部;哮喘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内经》刺法分类。又称十二节刺。《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指针刺方法可分为十二节要,以适应治疗十二经的不同病症。计分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
《医学传灯》卷下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车前子、泽泻、厚朴、薏苡仁、炮姜、附子、陈皮、山药。水煎服。治湿泻,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日久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及久泻脾虚发肿者。
小儿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凶猛,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其病机为气分热炽,灼肺伤津,进而热入营血,扰及心神。若正不胜邪,则现阳气衰竭等症。气分热炽者,宜平喘
见清·沈明宗《医征女科》。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主气之第五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阳明燥金之气,主秋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秋分至小雪,其中包括寒露、霜降、立冬三个节气。参主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