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见《十药神书》。即太平丸第一方,见太平丸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曾任右监门府长史等官职。公元657年,奉命与李世勣、孔志约等二十多人共同编撰《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书成,由政府颁行天下。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又与徐恩恭、唐临
【介绍】:见唐椿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青皮、枳壳、大腹皮各等分。水煎服。治三焦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若上焦胀加桔梗;中焦胀加苏梗;下焦胀加木通。
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联合应用于某种疾病,而另立新名者,称复合穴。如四关、四花等。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神光自见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