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兴隆

兴隆

经外奇穴名。《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兴隆二穴,小肠为腑,主心中冷惫年深,气上攻或结双痃或痞块,兴隆二穴与针通。其穴在脐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卧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阙中,二角尽处是穴也。”即以一寸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倒置脐上,一角顶点置脐中,底边呈水平,上两角顶为穴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脐上1寸,再旁开1寸处。

猜你喜欢

  • 五味所合

    即五味与五脏相宜之意。《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参五味所入条。

  • 季德胜蛇药片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片剂,每片重0.3克,被毒蛇咬伤后,首次20片,捻碎后用烧酒30毫升(儿童或不饮酒者酌减),加等量温开水送服,以后每6小时续服1

  • 费友棠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 疠风

    病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素问·风论》卷五:“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又名冥病、大风、癞病、大风恶疾、疠疡、大麻风、麻风、风癞、血风。由体虚感受暴疠风毒,邪滞肌

  • 筋绝

    古病名。指筋脉伤损败绝的疾患。《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华氏中藏经》卷中:“

  • 豉饼灸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 脾虚久嗽

    证名。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脾虚亦能作嗽。”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脾伤则运化失职,而使湿化成痰,痰湿交阻,肺气失宣则咳嗽。其症多伴有久嗽,痰多,食纳不佳,腹胀,便溏,面黄肌

  • 心肺气虚

    心气与肺气俱虚的病证。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或由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症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等。治以补益肺气为主。

  • 青麻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即苘麻,详该条。

  • 喉节

    ①病名。又名喉疖。《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证生于鸠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间,吐不出咽不下,至三日渐上喉节之间,名曰喉节。”治疗须用针刺破,然后以胆硝丹吹入喉中,再内服雄黄化毒丸。②解剖部位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