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感门》卷二十一。即必胜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评热病论》。指食欲减退,甚则不进饮食。《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不能食,脾胃俱虚病也。东垣云,脾胃旺,能食而肥;脾胃虚,不能食而瘦,此之谓也。故治之者必当知不食之故。由于脾胃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书名。2卷(即《景岳全书》卷7~8)。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部分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指小儿不能吮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难乳有二:一者儿初生,客风邪热中脐,流入心脾之经,即令舌厚唇燥而急,口不能乘乳,故乳而不能咂饮也。二者儿初生时,拭掠口中秽血
病症名。即打扑内伤。详内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