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又名乳疬。多由先天虚损而致。症为瘰疬旋起旋消,或结核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治法:偏热者用灯笼草、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
见《云南中草药》。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屎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感冒之一种。指感冒之呈流行性者。病情常较一般感冒为重。《类证治裁·伤风》:“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白豆蔻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伤寒准绳条。
病名。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中毒症状及解救法,参砒霜中毒条。
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见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阴经别。详该条。
病名。癍疮,即痘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详痘疮入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