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八“如圣胜金铤”条。即飞疡。详该条。
见痘疹心法条。
病情按一般过程发展的表现,预后顺利。如麻疹,疹点红活均匀,整个发热期无并发证,患者神态清爽,胃口渐复等。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紫花地丁、蚤休、山慈菇。为细末,每服一字,开水送下。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干枯不起。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儿科察面诊法。五脏之气形于面部。六朝高阳生《面部形色赋》:“察儿形色,先分部位。左颊青龙属肝;右颊白虎属肺;天庭高而离阳心火;地角低而坎阴肾水;鼻在面中,脾应唇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颊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土香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