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书名。又名《陶氏伤寒全书》。6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所谓“琐言”,并非系统之作。②《伤寒家秘的本》: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风湿等病症的证治,并有伤寒总论、脉症指法等内容。③《伤寒杀车捶法》:论劫病法,制药解药法,并列秘验方37首。④《伤寒一提金》:为提纲性伤寒启蒙读物。⑤《伤寒截江网》:全称《伤寒证脉药截江网》,介绍伤寒有关辨证识病、区别病因及用药法则,并论男女伤寒等在治疗上的不同。⑥《伤寒明理续论》:陶氏根据个人见闻,参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和内容,予以补充修改而成。陶氏著作受朱肱南阳活人书》的影响较大,而六种著作的内容颇多重复,有些证候的辨证条理不够清楚,所选方药也有杂乱之弊,后世颇多论评。

猜你喜欢

  • 甘露宝鉴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

  • 伤酒头痛

    病证名。指饮酒过量,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痛。见《证治准绳·头痛》。《证治要诀·诸伤门》:“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治宜和胃解酲,常用葛花解酲汤加减。参见头痛条。

  • 阳强不密

    指阳气亢盛而不能固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盖阳气过亢,又失其固守之位,则在内的阴分自受损耗,且蒸迫而使其外泄,致真阴亏损。说明阴阳的主要关键,在乎阳气的固密而护卫于外。

  • 主色

    望诊中判别人的基本肤色及生理性个体肤色特性,由此构成某个体面部的主要色泽,故称主色。主色属正常生理性肤色,与客色相对,主客均属正色的范畴。参见正色、客色条。

  • 五味所伤

    偏嗜五味对五体(皮、肉、筋、骨、脉)的伤害。《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胎(即皮厚而皱缩)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

  • 叶生根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 沈氏棉子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棉子八两,升麻、炮姜各四钱,白术一两,半夏八钱。为末,砂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钱,空腹米汤送下。治感伤寒冷而成寒积,腹中疼痛,喜按,喜暖,口吐清水。

  • 妇女白浊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妇女从阴道中流出一种秽浊如脓的粘液。多因膀胱积湿化热所致。初起觉排尿时尿道涩痛,小便不利,或如米泔样。治宜清热渗湿。方用清心莲子饮加草薢。或用威喜丸。

  • 密筒花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 竹铃芝

    见《中药志》。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