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出《外科启玄》卷二,即生于心之俞穴心俞,募穴巨阙及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井穴少冲等部位的疔。其色赤,发热心烦,睡眠不安,口干,其痛应心,小便赤,面赤。治宜清心解毒,用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②见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婚后不孕,不生子女。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痈。见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脾气虚弱,运化失常而致血不循经的证候。《血证论》:“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主要表现为诸失血证,如皮下出血、便血、溺血,同时伴有面色淡白少华,神疲,气少,脉虚弱,指纹淡,舌
【介绍】:见黄宫绣条。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
灸法术语。指分次重复施灸的方法。《千金要方》:“凡阴阳濡风口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