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平日无其他疾病,骤然而得之痫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
指经久不愈的咳嗽。出《素问·咳论》。又称久咳嗽、久嗽。多因外邪留恋,脏腑内伤,气虚血亏,七情郁结等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久咳嗽者,由肺虚极故也。肺气既虚,为风寒所搏,连滞岁月而嗽也。此皆阴阳
见《安徽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指颜面及鼻部发生的红色丘疹。类似酒皶。参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于鼻骨下凹陷中,当鼻唇沟上端尽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
食疗著作。①4卷。清·柴裔撰。刊于1741年。本书集常用食品468种,分水、谷、菜、草、木、石、果、禽、兽、鳞、鱼、介、虫、人等14部。各物明其性味,别其功治,多辑自前人著述。末附《食物金镜》一篇。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葛根、川芎、半夏、桔梗、防风、羌活、升麻各八分,细辛、甘草、香附、红花、苏叶、白芷各六分。加葱白三根,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跌仆损伤,瘀血凝滞而致的流注。
血液运行的通道。简称脉。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证治同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