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补中益气。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是补气的基本方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之源,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达到补气目的。常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证同热入心包。都是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
声音由气振动声带而发。舌头之不同活动则发出不同之声音。如舌尖抵齿,则发出齿音;舌根抵上腭,则发出上腭音;舌头卷曲,则发出卷舌音等,故《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
病证名。指产后四肢不浮肿而腹大青筋显露的病症。《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蛊肿,四肢不浮,肚大青筋。如大便硬,用醉公丸通泄,后进理脾顺气丸;如大便滑泄,宜用木香调胃散。”
【介绍】:见吴邦宁条。
性传播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多由交媾不洁,外受湿热邪毒,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积湿生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证见尿道口红肿,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尿液混浊,如脂如膏,甚则排尿困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医门法律·咳嗽门》卷五方。牛髓一斤,白蜜半斤,杏仁、炒山药、胡桃仁各四两。髓、蜜二味砂锅内熬沸,以绢滤去滓,盛瓶内,后三味入瓶内,隔水煮一昼夜,取出冷定,每服一至二匙,晨起白汤化下。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