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乱

五乱

脏腑经脉气逆乱所产生的病证。《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②《灵枢经》篇名。本文讨论五种乱病的证治,故名。主要论述因脏腑经脉之气不顺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而行,悖逆而乱,阴阳反顺,营卫不调,清浊混淆,互相扰乱,以致气乱于心、乱于肺、乱于肠胃、乱于臂胫、乱于头而出现的五种症状和治法

猜你喜欢

  • 增损如圣汤

    《卫生宝鉴》卷十一方。桔梗二两,甘草一两半,防风半两,枳壳二钱半。为末,每服三钱,加酥如枣大,搅匀,水煎,食后服。治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 於术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白术,详该条。

  • 羊胡子根

    见《中药志》。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 吴懋先

    【介绍】:见吴嗣昌条。

  • 遗浊

    洩通泄。即遗精。详该条。

  • 黑珠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

  • 四大绝证

    指外科的舌疳、失荣、乳岩和肾岩翻花四种疑难疾患。详见四绝及舌疳各条。

  • 杨木接骨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一。用于粉碎性骨折,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作为桥梁,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曾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杨木

  • 太极黑铅膏

    《外科真诠》方。锅煤一两,松香(童便淬三次)、杏仁、青黛各七钱,铅粉一两半,铜绿三线,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五钱,冰片、麝香各一钱。为末,烛油调膏,敷患处。治久年烂脚,小儿头疮,及汤火疮毒。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