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哺

乳哺

指喂养小儿的方法。乳,人乳;哺,喂养。婴儿初生一周,消化能力较弱,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千金要方》:“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婴儿逐渐长成,乳量逐渐增多,使婴儿胃口逐渐适合于食物,但乳哺不可太过。《古今医统》:“忍三分饥,吃七分饱。”一般“小儿四五个月,只与乳吃。”(《寿世保元》)。“半年以后宜煎陈米粥,取粥面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稀饭,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小儿药证直诀》)。8~12月为是断乳适当的时期。人乳喂养太久的婴儿,尤其是不增加辅食的,可致食欲异常或消失,导致元气虚弱,易于感染疾病。经期内往往乳汁减少,且可引起婴儿泄泻、吐乳等症。但经期后喂哺的婴儿若能增长如常,不妨继续哺乳。如母亲患重病或怀孕,必须立即停止哺乳。

猜你喜欢

  • 血结胸

    结胸证之一。①指邪热瘀血互结胸膈者。《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伤寒阳证,吐衄血不尽,蓄在上焦,胸腹胀满硬痛,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名血结胸,用犀角地黄汤。”亦可用抵当汤、桃核承

  • 麻蓝

    出《吴普本草》。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 鸭舌韦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 古二母散

    见《医学入门》卷六。知母、贝母各一两,巴豆霜十粒。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三片,临卧细嚼,白水送下。治新久咳嗽,兼治痰喘。

  • 表热传里

    同热邪传里。详该条。

  • 小络

    出《素问·调经论》。与大经对举,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参见大经条。

  • 益母艾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 蛇倒退

    ①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杠板归之别名。②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各详该条。

  • 钉节天蛇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疏风泄热

    即解表清热。治疗外感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外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咽痛口渴、舌质红、苔薄黄等症。风与热合,脉现浮数。疏风用淡豆豉、荆芥、薄荷、菊花;泄热用银花、连翘、竹叶、苇茎。如桑菊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