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膂
见中膂俞条。
见中膂俞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康斋。海盐(今属浙江)人。著有《康斋医案偶存》等书。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荆芥、羌活、炒牛蒡子、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药、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加芦笋、芫荽,水煎服。治小儿痘疮,遍身稀疏而头独稠密,痘形稍尖圆者。
【介绍】:见刘渊然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出《神农本草经》。即钟乳石,详该条。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小儿唇紧、紧唇、紧唇疮、沈唇。指唇疮所致的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
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编。本书首先介绍方剂基本知识,其次按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等23类,逐章介绍常用方剂380首(包括附方85首,成药60种)的组成、配伍、功用、适应证和方解等内容。书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喑,瘖之异体字。即瘖俳。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