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天廓。详该条。
指位于皮部的络脉。因为位浅如浮,故名。《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黄帝内经太素》杨注:“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临床上可根据其部位和色泽的变化用来诊断和刺血治病。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生于胫部,足腕处,患部痒痛相兼,破流黄水,甚则焮肿,疮面有钻眼,缠绵难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发寒热。治宜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长乐(今福建长乐)人。1174~1189年(淳熙年间)主管江西南康军事。平生喜好方书,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将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的内容,于1184年(淳熙十一年)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
即分娩。详该条。
见《本草问答》。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见《女科秘要》卷二。即妊娠白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