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
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占据一个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 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
巨大的财富具有充分的诱惑力,足以稳稳当当地起致命的作用,把那些道德基础并不牢固的人引入歧途。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人们在厌弃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呼吁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呼吁过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局限。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让科学沉浸在那里吧),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让伦理学和法学去完成这个任务吧),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的况味。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分成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们是在功利境界,杀人犯、强奸犯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圣人们,他认为中国古代人达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