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企业的经营,不能只站在单纯的一个角度去看,而要从各个角度分析、观察才行。
三大价值观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
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
企业跟企业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境界的竞争。
建立目标是一种平衡:在企业成果与遵循人们所相信的原则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期望的结果与可用的资源之间的平衡。
企业做到极致,满足用户需求,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
对每个领导者来讲,指挥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利益,使他单位里的所有的人做出最好的贡献。
你的项目感觉是一个生意,不是一个独特的企业。
不要强拉马喝水要让马口渴。
前几天有个文学杂志的记者跟我聊天,他很奇怪为什么我没有签经纪公司,也不搞什么见面会签售会,后援会数年来却一直欣欣向荣。我说,因为我的听者很真心诚意,我也很真心诚意。在听者与歌者之间,耳朵和歌曲之间,没有横亘任何别的。
我最信奉的是员工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应该让他们明白这并不会导致恶果。真正能够导致恶果的,是犯了错误却竭力加以掩盖。但是如果员工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总是犯错误,你就应该让他们去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
做企业不是做侠客。
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如果一开始想到卖,你的路可能就走偏掉。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你天天换,我就怕了你。
我们的战略规划办,是研究公司3-5年的发展战略,不是研究公司10年、20年之后的发展战略,我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够活过20年,如果谁要能够说出20年之后华为做什么话,我就可以论证:20年后人类将不吃粮食,改吃大粪,我的道理是~~注解: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规划和预测五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困难,预测20年的人,可以成为未来学家,但绝不是在企业里。
企业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多,那些能够创造机会和得到机会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
在公司的管理方面,我是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
我们不仅要理解社会对我们的不理解,企业与社会,不仅要永远地理解这个社会,还要永远理解这个社会对我们的不理解。
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的东西。
1999年,内地某副市长来华为考察参观,在欢迎晚宴上,副市长问任正非:“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究竟应该干些什么?”任正非笑着回答到:“政府什么也不要干,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绿化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注解: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多听听来自企业的意见。
华为一新员工,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注解:“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员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思“宏伟蓝图”、做“天下大事”上面。作为一名新员工,对企业没有任何的理解,怎么可能提出合乎实际的建议。
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
Google公司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公司,不是一个工厂、部队,厂长、将军说了话,大家就计划一步一步执行。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
要让公司全部人员知道——治理无情人有情,公司制度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