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诗词古文>李纯甫生平

李纯甫生平介绍

(1185—约1231)金弘州襄阴人,字之纯。初工词赋,后治经义。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两次上疏,策宋金战争胜负,后多如所料。荐入翰林。宣宗时,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以母老为辞,官至京兆府判官。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中年即无仕进意,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子游,以文酒为事。虽沉醉,亦未尝废著书。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等。>>查看李纯甫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李纯甫的祖父李安之为西京(大同)进士第一名,父亲李采担任过益都(今山东济南)知府。李纯甫自幼聪敏,初习词赋,后攻经义,少年时曾作《矮柏赋》,以诸葛亮、王猛自期。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中进士,作文好效法《庄子》、《列子》及《左传》、《战国策》,在金朝文坛很有影响,又喜兵法。金章宗南下伐宋,他两次上疏策对胜负,金章宗特别惊奇,将上疏文本送至军中,战果多如其所料。金朝宰相喜爱他的文章,举荐他到翰林院。蒙古兴起,他曾向金朝廷上疏论时事,未被理睬。金宣宗为避蒙古围困,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从南迁,二入翰林院,授任尚书左司都事。当时,丞相高琪专权,李纯甫知其必然不得善终,就以母亲年龄大为由,辞官而去。不久,高琪被诛,李纯甫三入翰林院,管科举之事。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逝于京兆府判官任上,时年47岁。

  纯甫与赵秉文、刘从益、雷渊、李献能、李献卿、刘祖谦等交游,或谈儒佛异同,或论文作诗。为文法庄周、列御寇、左氏、战国策,尚奇怪。嗜酒如命,未尝一日不饮,未尝一日不醉。眼花耳热之际,谈锋甚健,如倾江河,无有穷竭。啸歌袒裼,出礼法外,人称“中州豪杰”。喜佛学,与禅僧士子来往,力探奥义,取儒道两家书,牵引杂说,错综诸经,著为别解。

轶事典故

  纯甫爱论军事,有慨然激奋的济世心胸。由于仕途不达,中年益纵酒自放,得官不做,旋即归隐,常纵酒自放,惟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不鞠礼法。有人以酒招其,不择贵贱,招之必至,至之必饮,饮之必醉,常数月终日饮酒沉醉于酒中。然而,虽沉醉亦未忘著书。文宗庄周,行动恣意放纵,谈笑怒骂,粲然皆成文理,有“中州豪杰”之称。

  甫天资喜士,后进有一善,极口推称,一时名士,皆由公显于世,又与之拍肩称汝尔,志年齿相似。教育抚摩,恩若亲戚,故大夫多归,时号为当世龙门,尝曾作《屏山居士传》自赞云:“躯干短小而芥视九州,形容寝陋而蚁虱公侯。语言蹇吃而连环可解,笔札讹凝而挽回万牛。宁为时所弃,不为名所囚。是何人也耶,吾所学者,净名庄周。”

  纯甫喜以俳谐怒骂入诗,《归潜志》卷九曰:“李屏山视赵闲闲为丈人行,盖屏山父与赵公同年进士也。然赵以其才,友之忘年。屏山每见赵致礼,或呼以老叔,然于文字间未尝假借;或因醉嫚骂,虽愠亦无如之何。其往刺宁边,尝以诗送,有云:‘百钱一匹绢,留作寒儒裩。’讥其多为人写字也。又云:‘一婢丑如鬼,老脚不作温。’讥其侍妾也。又《送王从之南归》有云:‘今日始服君,似君良独难。惜花不惜金,爱睡不爱官。’亦一时戏之也。”

猜你喜欢

  • 赵以夫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庄元戌

    庄元戌,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

  • 赵铎

    一作赵驿。玄宗天宝间进士。《全唐诗》收省试诗《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一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〇。《盛唐诗纪》卷一〇四作赵骅,误。

  • 周季

    周季(一一二六~?)字德绍,淮海(今江苏扬州)人。与其侄周煇同庚同月。事见《清波杂志》卷八。

  • 朱廷鋐

    朱廷鋐,字玉汝,清江阴人,康熙八年(1669)乡举谒选上元教谕,1682成进士,授淳化令,官至大理寺少卿,生平长于诗,所作有《南楼》、《江花》等集,其子冲岁贡,亦以能诗传其家学。

  • 吕坤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 张廷臣

    苏州府太仓人,字元忠。嘉靖间举人,屡应会试不举。遇事强敏精悍,能治家。有《张氏说诗》。

  •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 齐光乂

    唐人。原姓是。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官终秘书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