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见《韵会》。
见《韵会》。
读音:Gěwǎyīěr鄂伦春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为姓。世居呼玛河流域。后改单姓“葛”。盖取葛佤依尔之首音谐“葛”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读音:Wūchǔkě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人】 乌楚肯阿里玛,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喀喇沁,雍正中以员外郎从征准噶尔阵亡,赠云骑尉(23,63)。清代蒙古族姓氏。乃蒙八旗姓
读音:Gādūsū【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读音:Àolā【综】 清满洲人(61,72,254)、蒙古正红旗(259)中均有鄂拉氏。【人】 鄂拉阿哈保、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末从征台湾,累功官至正红旗护军统领(61)。鄂拉噶塔布,清满洲
读音:Bótè金代契丹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辽之部名,金大定间始定为姓氏。为 “奚王五族”之一。《辽金元姓谱》译作“伯德”,参见该条。
读音:tú dān【源】 源自金时女真人徒单氏(71)。【人】 徒丹恂,明时陕西富平人,任山西武乡县丞,见《富平县志》(71)。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引 《富平县志》注云: “徒丹恂,
读音:Zhāngbāo【综】 现代罕见姓。系由张、包两单姓所合成。今江苏无锡有此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南京有此姓。”未道其详。
读音:cì mén见《姓苑》。居于刺门者以为氏。一作敕门。(见《姓氏考略》)
读音:Ōuyě【综】 晋王嘉《拾遗记》中有欧冶专精(63)。《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收载,未详其源。(按:春秋时越有欧冶子,善铸剑者,其后有欧氏,音转而为“区”; 亦当有
读音:chuān fēng【源】 穿封,地名。当以地为氏(60,62)。【望】 方城(17,418)。【变】 后改为穿氏(62,62)。【人】 穿封戌,春秋时楚国方城外之县尹(11,21,60)。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