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
【源】 以地为氏(60,62)。鄃,汉置县,曾为侯国,故城在今山东平原西南。【布】 古时河北清河一带有鄃氏,见《姓苑》(60,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以地为氏。”又引 《姓苑》云: “清河有鄃氏。”鄃,古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夏津县东北。《中国姓氏大全》称: “古有两个鄃县: 一个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另一个在今山东夏津县。”误。
【源】 以地为氏(60,62)。鄃,汉置县,曾为侯国,故城在今山东平原西南。【布】 古时河北清河一带有鄃氏,见《姓苑》(60,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以地为氏。”又引 《姓苑》云: “清河有鄃氏。”鄃,古县名,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夏津县东北。《中国姓氏大全》称: “古有两个鄃县: 一个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另一个在今山东夏津县。”误。
读音:Bàiyùkè【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阿尔逊之妻为拜裕克氏(260)。
读音:Liúwáng【综】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广东有此姓。”则此复姓乃现行姓氏。未详其源。
读音:Hūdú《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氏。一说即 ‘忽都’。”
读音:Zhélù【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锁尔通之妻为哲禄氏(260)。
读音:Yī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伊尹之后。二是为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伊姓今尤以河北为多。伊姓历史人物有伊尹,商朝大臣,伊姓始祖。曾辅佐商汤灭夏,综理国事,是上古时期有名的贤相。伊姓在《百家姓》中
读音:Wūlǔ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沾地方(23,62,180,260)。【变】 一作〔乌鲁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yòu shū shī与“右叔沛”同。
读音:Yùnyǎn【源】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运奄氏(7,9,12,60)。一说,自运迁奄,遂有运奄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史记》秦赢有运奄氏
读音:shǐ【源】 见《姓苑》(15,21)。当以谥为氏(60,62)。【变】 或作史(7,60,62)。【人】 使乐成,汉时封恩泽侯(11,21,26,60)。现行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汉族
读音:liáng yóu【源】 春秋时晋大夫梁由靡之后(17,60)。【变】 一作〔梁繇〕(60)。【人】 梁由是先,汉安帝时将军(6,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