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è

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庆氏。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名讳,改为同义“”字。二为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复姓贺兰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

贺姓得姓在今浙江绍兴一带,魏晋时,会稽贺姓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后来,贺姓南迁,南方贺姓家族分布更广。鲜卑所改贺姓,逐渐在北方形成河南郡、广平郡两大郡望。唐朝,会稽之贺姓已呈大批北上之势。唐宋之际,贺姓已分布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北方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明初,贺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明清贺姓有远播海外者。如今,贺姓尤以湖南、山西两省为多。

贺姓历史人物有贺循,东晋名臣。与顾荣同为支持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贺若弼,隋将。有大志,骁勇善射骑,博涉书史。献灭陈十策,为文帝所重。贺知章,唐著名诗人。自号“四明狂客”。好饮酒,工书法,与李白、张旭等相友善,时称“醉中八仙”。贺铸,北宋词人。生性豪爽,不畏权贵,好论时政、人物及理财之道。工诗文,尤长于词。其《青玉案》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为人赞赏。世称“贺梅子”。贺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领导过南昌起义,参加过多次战役,骁勇善战。

贺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位。


贺氏即庆氏也,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汉时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贺兰氏、贺赖氏、贺敦氏,后俱改为贺氐。(见《魏书·官氏志》)

▲〈三国吴〉贺邵,中书令。〈宋〉贺铸,卫州人,词人。〈清〉贺金昆,钱塘人,画家。

猜你喜欢

  • 塔喇巴齊克

    读音:Tǎlǎbāqík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土默特(23,63)。【人】塔喇巴齐克察罕岱,清镶蓝旗人,世居土默特,从征吴三桂阵亡,赠三等轻车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

  • 石爾德特

    读音:Shíěrdétè【源】 清蒙古人姓(61,254)。【变】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六十尔之妻为什尔德特氏,镶黄旗蒙古马甲灵福之继室为石哷忒特氏(260),〔什尔德特〕、〔石哷忒特〕等似均系石尔德特之

  • 宗榮

    读音:Zōngróng【综】 《庄子》中有宗荣子(62)。或系虚构之人物,实无此姓。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 亦载。未详其源。

  • 似和

    读音:sì hé【源】 唐时西域首长有似和姓(60,62)。【人】 似和舒,唐开元中左威卫大将军、赤水军副使、武威公(12,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载: “开元左

  • 無弋

    读音:Wúyì【源】 ①舜后有无弋氏(8,60,62)。 ②战国秦厉共公时西羌人姓(6,17)。【人】 无弋爰剑,秦厉共公时人,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陇西人(6,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

  • 读音:chù【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变,见《姓氏寻源》(7,60,62)。【布】 春秋时河东(秦置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永济)有亍氏(1,7,9,60)。今大陆有此姓(91)。【人】 亍衡,楚

  • 斡雷

    读音:Wòléi【源】金时女真人姓。世居斡难河源之东,以部为姓(71)。【望】陇西(71)。【变】亦作〔阔勒〕(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沃哷〕(24)。【人】沃哷哈达,金宣宗时权同签枢密院事(

  • 读音:yùn与楚同族,颛顼之后。(见《姓苑》)员氏,音运,亦作郧,楚伍员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唐>员半千,全节人,诗人。<宋>员兴宗,仁寿人,国史编修实录

  • 東盧

    读音:Dōnglú【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广韵》(27)及《魏书》(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云: “后魏时虏姓。”

  • 亦乞列思

    读音:Yìqǐliès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孛秃,姓此氏。”未道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