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读音:Bèi
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古代有世居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者,以地名命姓。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姬姓。周有■国,为宗室子孙采邑,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
贝姓历史人物有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其书法舒和雍容,结构峻密。贝琼,明朝天文学家,为明初三大儒官之一。
贝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位。
出清河贝丘,盖以地为氏,今吴越多此姓。(见《姓氏考略》)
贝,姓,汉末华容长贝羽,晋术士贝灵该。明洪武中贝琼征修元史。(见《正字通》)
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古代有世居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者,以地名命姓。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姬姓。周有■国,为宗室子孙采邑,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
贝姓历史人物有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其书法舒和雍容,结构峻密。贝琼,明朝天文学家,为明初三大儒官之一。
贝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位。
出清河贝丘,盖以地为氏,今吴越多此姓。(见《姓氏考略》)
贝,姓,汉末华容长贝羽,晋术士贝灵该。明洪武中贝琼征修元史。(见《正字通》)
读音:yú【源】 ①系自风姓。伏羲之裔封于颛臾(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90里颛臾村),其后有臾氏(6,15,17,60)。②播州(唐置,故治在今贵州遵义)瑶族姓(116)。【望】 太原(17,418)。
读音:wú lóu小邾子后有无娄氏。(见《路史》)《左传》有莒大夫无娄修胡。(见《广韵》)今琅邪有此姓。(见《元和姓纂》)
读音:Límǔlǐlǐ【综】 彝族姓。属尼祖普生家支,四川昭觉有此姓(375)。
读音:Duōluótì【综】 蒙古族姓,明时有多罗土蛮,属蒙古右翼三万户,此姓当出此,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384)。
读音:Yúnyáng【源】 古有云阳氏,见《路史》(8)。云阳,古之仙人姓氏,因以名山,见《遁甲经》(60,62)。云阳(故址在今山东曲阜西北),地名,少昊金天氏死后葬于云阳,因号云阳氏,见《帝王世纪
读音:Yìng【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汾、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读音:Tūlìbùdài【综】 元时人姓。探马赤,秃立不带氏,元中统中授蒙古汉军万户,从攻蜀有功。子拜延,袭蒙古军万户,见《元史·氏族表》(399)。
读音:zhuó【源】①古贤人濯辑之后,见《风俗通》(1,7,12,15,17)。②春秋时郑人子濯孺子之后(7,15,60)。【望】广德(17)、京兆(17,418)。【布】清时四川有此姓(59)。今甘
读音:Hánjiā【源】 ①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韩佳氏(256)。②清蒙古八旗姓翰佳氏亦作韩佳氏(260)。【人】 清镶蓝旗满州护军定柱之妻为韩佳氏(260)。
读音:yì【源】 见《姓苑》(15,21)。东夷牟奴国之帅姓逸(60,61)。牟奴国即牟子国,为祝融之后,在今山东蓬莱东南(62)。【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逸芝惟,晋时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