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玉
【源】 西夏人姓(240)。
【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Wūkūl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固原提督经文岱,姓此氏。”(按:此当即《清通志·氏族略》所载“乌库哩”之别译,详见“乌库哩”条。)
读音:Dámánggānmùlín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之达芒氏 (族),而为达芒甘木林氏,氏氏连排,以标示人之所出。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dé【源】 ①见《姓苑》(15,21,24)。以谥为氏(15,60,62)。②汉时西域有德若国,或后人以国为氏(15,60,62)。③清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之裔有改德氏者(180)。④达斡尔族姓。德
读音:Jì【源】 见《姓氏考略》(60)。【布】 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河南临颍(339)、山西汾阳(278)、云南昆明(62)、台湾桃园、台北(68,261)、河北三河(285)、
读音:Ró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ù lú tí吐蕃乞立赞立为赞普,姓户卢提氏。(见《唐书·吐蕃传》)
读音:xìng【源】 见《万姓统谱》(15)和《新编千家姓》(73)。【人】 荇不意、荇吾,均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未详其源。(按:荇
读音:Ān′guó【源】 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人】 安国少季,
读音:Dūliè【源】金时女真人姓(56,71)。 【变】①后改为强氏(13,56,71)。②或即乌烈氏(71)。③疑清时满洲八旗中之都哩氏即出自都烈氏。金代女真族姓氏。其意为 “强”。陶宗仪《南
读音:Huī【源】 见《直音》(15,21)、《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一说,唐时所置晖州在今四川境,或以地名为氏(62)。【布】 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