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ǎn

【音】亦音Wǎn(26)。 【源】春秋时楚大夫莞苏之后(60,62)。 【望】吴郡(17,418)。 【布】浙江余姚有此姓(389)。 【人】莞恭,三国时吴国将军(2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归 “平声”部。《姓氏考略》 注云: “音‘官’。楚莞苏之后。”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guǎn,不从。)

汉有莞路,琅邪人,御史中丞; 三国时吴有莞恭。

猜你喜欢

  • 彌姐

    读音:Míjiě【源】西羌人姓,亦称关西(指函谷关、潼关以西地区)复姓(6,7,9,12,15)。【变】一作〔弥且〕(7,15)。后改为弥氏(78)。【人】弥姐婆触,东晋末后秦冠军大将军(21)。弥姐

  • 俟元

    读音:sì yuán【综】 代北姓,后改为元氏(12,15,21,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单姓元。

  • 卓津

    读音:Zhuōjīn【源】 ①元人姓。卓津系辽时部落,以部为氏(24)。②清满洲八旗仍有此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①亦作〔卓晋〕(260)。②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卓金氏(26

  • 读音:Sūn【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诸暨(368)、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渴燭

    读音:Kězhú【源】 代北姓。系渴烛浑氏之省文,见《魏书》(27,60,91)。【人】 渴烛通,北魏时冯文通之将(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魏书》 云: “即渴烛

  • 读音:Dī【源】 汉时匈奴金日磾之后(91)。亦见《新编千家姓》(73)。【布】 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极罕见姓,现代北方有。为汉代金

  • 尼厖古

    读音:Nímánggǔ【源】 金时女真人姓。原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部人居曷苏馆(今辽宁辽阳以南海城、盖县、金县等地)、隆州(今吉林农安)等地(397)。【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尼玛哈(

  • 多于

    读音:Duōyú【源】 见《姓苑》(9,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 《姓苑》,未详其源。后或有改为单字姓“多”者,参见“多”条。

  • 卡爾基魯

    读音:Kǎ’ěrjīlǔ【综】 鄂温克族姓。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汉姓为何(192)。

  • 梅智

    读音:Méizhì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辽金元姓谱》 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