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音】 亦音蒲(Pú)(91)。【源】略阳苻氏,出自汉武都白马氏之后(70)。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5丈,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又,晋永和六年,苻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见《晋书》(6,9,11,12,17)。然此说乃系出附会(70)。【望】河东(17,418)。【布】台湾彰化(68,261)、辽宁黑山等地均有此姓。【人】苻洛,晋时略阳氐人,征南将军、益州牧(242)。苻迁敌,唐时略阳临谓氐人,金州刺史(242)。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本蒲氏,苻洪以其孙坚背上有 ‘艸付臣又土’ 之文[按: 艹、付合而为苻; 臣、又、土,合而为堅(坚)],遂改为苻。” 归 “以事为氏”之例。(按: 《姓氏词典》据《晋书载记·苻洪传》 云: “晋代苻洪本姓蒲,前秦略阳临渭氐人。后降晋为征北大将军,因谶文有 ‘草付应王’,其孙坚背上也有 ‘草付’ 二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单于、大将军、三秦王。” 以背文改氏以应天命之说,实属荒诞,然而古之统治者借以愚弄世人,建信立威施此指鹿为马之技,或亦有之。)

一音pú。十六国时前秦有苻坚; 唐代有苻激。

猜你喜欢

  • 貢呷

    读音:Gònggǎ现行藏族“姓氏”。或作“贡嘎”,雪山之意。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此姓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藏胞常用 “贡呷××”为名字,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造习惯来认识“贡呷××”,以“× ×

  • 樗里

    读音:shū lǐ【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 读音:Yuán【源】 邧为春秋时秦国之邑(故址在今陕西澄城境),以邑为氏(15,21)。【变】 一作〔刓〕(9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邧”本古邑名,春秋秦地,地在今

  • 白克蘇

    读音:Báikèsū【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白克苏氏(256)。

  • 呼里黎

    读音:Hūlǐlí【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呼里黎氏(256)。

  • 杜曼

    读音:Dùmàn【综】 裕固族姓。亚拉格家、西八个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中均有杜曼姓。世居甘肃肃南,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杜(198)。

  • 達布葉

    读音:Dábùyè【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 读音:Luò《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汉语大字典》 以“同 ‘鹭’”, 即鹭鸶;而“”音luò, 水鸟名, 未注明其为姓。 姑收录

  • 读音:Lì【音】 亦音勒(Lē)(17)。【源】 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即平原朸县(故城在今山东商县),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望】 平原(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

  • 读音:yì【源】 相传为黄帝之臣邑夷之后,见《姓考》(15,60)。【布】 晋时阳平(故治在今安徽灵壁南)有邑姓(60,62)。今大陆仍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汉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