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舒舒覺羅

舒舒覺羅

读音:Shūshùjuéluó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十五派,出叶赫、哈达、伊尔哈、来碧村、西占和罗、长白山、佛阿拉、扎库木、讷殷江、乌英额、胡鲁村、尼雅木尼雅库城、英额、伦尼、宜尔海、雅尔湖、和多穆哈连、萨克苏和罗、罗里、东山、嘉木齐村、东安、三姓、达尔滹、扎喀、辉发、翁鄂络城、鄂尔浑、佛多浑、绥分、特顺、讷殷、乌喇、乌苏、喇发、安图、额尔敏、赫门、蜚悠城、舒赫德、萨哈尔察、苏完、塔山堡、马佳村、完颜等地(23,63,180,260)。【变】 ①清驻防杭州镶白旗中有舒书觉罗氏(254),〔舒书觉罗〕以即舒舒觉罗之异译。 ②后改为赵、舒二氏(180)。【人】 舒舒觉罗图鲁什,清镶黄旗人,世居叶赫(23)。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哈达、长白山、佛阿拉、英额、扎库木、塔山、王家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字姓赵、舒等。见 《满族姓氏录》。“舒舒”,汉意为高粱,亦用以指正紫色; “觉罗”,或称乃姓氏之意,“舒舒觉罗”,当即 “以高粱为姓的人” 之意。

猜你喜欢

  • 读音:Zhāng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子牙后人封国于鄣,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章姓。二是改

  • 读音:Bǎi【源】①源同柏。然今柏、栢已分为两姓。见《中华姓府》(63)。②满族姓(344)。 【布】江苏武进(314)、湖南攸县(283)、河北隆化(344)、台湾苗栗、花莲、台北、南投(68,26

  • 第一

    读音:dì yī【源】 系自妫姓。汉武帝徙齐诸田于园陵,以门族次第为氏,故有第一氏,见《风俗通》(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风俗通》云: “其先齐诸田,徙园陵者

  • 豆陳

    读音:dòuchén【源】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 奚計盧

    读音:Xījìlú【源】 北魏孝文时改代北奚计卢氏为索卢氏(7,17,27,44)。【变】亦作〔奚斗卢〕(17,27,44)、〔奚什卢〕(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引 《魏书

  • 唃厮羅

    读音:Gǔsīluó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吐蕃自达磨贊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南山,即亚陇觉阿王系,后入青海一带,宋时唃厮罗,即为此系。沈括 《梦溪笔谈》 云: “唃厮,华

  • 郭琿

    读音:Guōhú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一作〔郭浑〕(180,260)。【人】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常魁之妻为郭浑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

  • 伯要

    读音:Bóyào【综】 元时蒙古人姓。或系巴约特氏之异译。买买,蒙古伯要氏,元至正中由中政院同知迁秘书卿,见《元秘书监志》(399)。

  • 读音:Yuè【源】 见《姓苑》(15,21,24,60)。【人】 嶽思忠,明时榆次人,弘治举人,通渭知县(1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按:

  • 读音:È【综】 源出不详。亦作〔蕚〕,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萼绿华,古代传说中的女仙人。”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