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ū

舒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周代有舒国,为楚所灭,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舒姓。二是源于己姓,以邑名为姓。春秋时莒国有寿舒一地,莒国被齐灭亡后,居于寿舒的国民有的以舒为姓,相沿至今。三是源自其他民族改姓。

早期舒姓很长的时间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舒姓逐渐播迁于今湖南、湖北一带。秦汉时,舒姓有迁居长安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舒姓避居江南者渐多,与原居于南方舒姓融合,成为南方大姓之一。两宋时期,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舒姓人定居。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清时,舒姓有远渡台湾,迁徙海外者。如今,舒姓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

舒姓历史人物有舒邵,东汉末年名士。其兄伯膺的亲友被人所杀,舒邵为之复仇。后事发,舒氏兄弟争死,均免刑役,为人称颂。舒雅,宋代官吏、画家。南唐时举进士。善写文章,尤其擅长绘画,有《山海经图》。舒清,明成化进士。为官期间曾创立递减法,大大减轻百姓负担。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杰出语言大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主席等职。主要小说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舒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二十三位。


【源】 ①系自任姓。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5,11,60)。 ②周时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子爵,春秋时徐灭舒子国,子孙以国为氏(6,17,60)。 ③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180,181)。今满族姓(344)。 ④土家(387)、赫哲(187)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巨鹿、京兆、庐江(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6%。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人】 舒邵,东汉陈留人,袁术时为阜陵长(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河口、陇川,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傣、侗、土家、傈僳、锡伯、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潜夫论》 注云: “系出任氏,黄帝后。” ②郑樵注云:“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舒子平,僖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或言: 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或曰: 舒有五名: 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望出钜鹿。” 其 《总论·别族》则云: “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 ③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改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④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 “”,盖取其首音谐以 “” 字而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东汉有舒邵; 唐代有舒元舆; 清代有舒拉当; 当代有舒庆春,满族,系出舒穆禄氏,现代作家,笔名老舍。

猜你喜欢

  • 读音:jiá晋有大夫荚成僖子。(见《世本》)荚,姓,艺文志有荚氏春秋。(见《正字通》)

  • 達爾古格

    读音:Dá’ěrɡǔɡé【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拜都之妻为达尔古格氏(260)。

  • 读音:fū【源】 ①春秋时吴王夫余之后有夫氏,见《路史》(17,60)。②东汉时南匈奴人有夫氏,见《后汉书》(60,62)。③四川米易县彝族姓。【望】 河南(17,60,418)。【布】 浙江上虞(2

  • 枝如

    读音:zhī rú【源】 春秋时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9,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枝” 云: “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 ‘枝如’。”或按: “……以名为氏

  • 读音:N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圖克齊納喇

    读音:Túkèqí’nàlǎ【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罗和郭尔(23,63)。【变】 ①清驻防杭州蒙古正黄旗中有图克基鼐氏(256),〔图克基鼐〕似即图克齐纳喇之异译。②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有蒙古族姓图格

  • 管斯來木

    读音:Guǎnsīláimù【综】 佤族姓。世居西盟中课寨(160)。

  • 读音:tuí周大夫颓叔之后。(见《姓源》)汉七国反时,颓当为将军。(见《奇姓通》)东周大夫有颓叔,惠王使与桃子出狄师。(见《左传》)

  • 读音:yíng【源】 ①少昊氏之后。古盈国,嬴姓,为熊盈所居,后为周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17,60)。 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晋栾盈之后(12,62)。【变】 一作��(7)

  • 树若干

    读音:shù ruò gān树若干,改为树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一作树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