耏门
耏门氏,宋有耏班,以守其耏门,故以为氏。(见《尚友录》)
耏门氏,宋有耏班,以守其耏门,故以为氏。(见《尚友录》)
读音:Liújǐ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亦作〔留济理〕(260)、〔留济里〕(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读音:Sānfàn【源】 以官名为氏(60)。战国时蔡国之臣三饭缭之后(1,7,12)。楚臣三饭干(7)、秦臣三饭缺(6,7)之后皆为三饭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三
读音:gōng xuān【源】 春秋时鲁公子宣叔之后(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鲁公子宣叔之后。” 系出姬姓。
读音:pí【源】 ①相传黄帝之任姓子之裔封于郫(故城在今四川郫县),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②郫,春秋时晋邑(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120里之郫亭),大夫食采于此,后因以为氏(7,17,2
读音:hán dān嬴姓,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见《万姓统谱》)晋赵盾从父昆弟子曰穿,食采邯郸,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春秋晋〉邯郸午,大夫。〈三国魏〉邯郸淳,颍川人,名士。
读音:Yō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山西汾阳(278)、宁夏中卫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
读音:Gāo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太公后人受封于高邑,因以采邑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姜姓。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子孙后代遂以祖辈的字为姓
读音:Jǐngqū【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读音:yuè zhí jí鲜卑姓。(见《西秦录》)《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tài shǐ【源】 ①春秋时齐太史子馀之后。以官为氏(7,12,21,60)。②春秋时蔡仲之后有太史氏,见《路史》(60,62)。【望】 齐郡(17,62,418)。【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