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
【源】 见《姓苑》(15)。【变】 一作〔〕(9)。【望】 京兆(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缠子,汉时人,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1,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阳泉、朔州、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 “ 《艺文志》: 缠子著书。”未详其他。
【源】 见《姓苑》(15)。【变】 一作〔〕(9)。【望】 京兆(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缠子,汉时人,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1,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阳泉、朔州、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 “ 《艺文志》: 缠子著书。”未详其他。
读音:Lǚzǔ【源】 周时吕侯(即姜子牙)为周穆王司寇训刑,宣王时改其国吕为甫,始称吕甫,其后有吕氏、旅氏、吕祖氏、甫氏、共氏、龚氏、药罗氏等(19,21)。
读音:Kǎěrdézī【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德都尔哈拉,汉姓为德(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德都尔“哈拉”,后或改单姓“德”,盖以其哈拉“德都尔”之首音谐以汉字“德”而为姓。见《中
读音:yǒu shān【源】 鲁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鲁哀公卒于有山氏是也,见《左传》(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姓考》: ‘鲁大夫采邑,因氏。’ 《左传
读音:Kùrénzhí【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读音:Sìjǐ【综】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27,60,242)。一说,为〔俟畿〕氏后改为畿(7,9,12,17,27)。亦作〔侯几〕(17,27,60,242)。【人】 俟几长贵,北周时泾州刺史(2
读音:Huīhǎn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Mǎlālātè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百宛人姓。本为房名,遂以为氏。属平民姓氏。其姓名构造特点为 “名+姓”。如: 班迪勒·玛拉拉特,——“班迪勒”,人名; 玛拉拉特,姓氏。见《
读音:Hàdǒu【综】 哈尼族姓。世居云南金平,汉姓为李(137)。
读音:Ōu【源】 见《姓苑》(15,63)。【布】 湖南湘潭有此姓(373)。【人】 鸥济,明时善化岁贡生,见《善化县志》(21)。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
读音:Xí【综】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用具为姓氏。”未详其他。